科研相机冷却传感器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传感器的温度,从而减少噪声,提高成像质量。
传感器在高温下会产生更多的暗电流和热噪声,这些噪声会降低图像的信噪比,影响成像质量。通过冷却传感器,可以显著减少暗电流和热噪声,从而提高信噪比,使得成像更加清晰。
例如,对于CCD(电荷耦合器件)传感器,每降低5到7度温度,暗电流就会减少一半,从而改善图像质量。
冷却技术方面,常用的有热电制冷器(TEC)和机械制冷系统。TEC通过电能转换实现冷却,而机械制冷系统则通过压缩机制冷。这些技术能够将传感器温度降至环境温度以下,通常在-20°C到-100°C之间。
应用领域包括天文学、医疗成像和材料科学等。在天文学中,冷却相机能够捕捉到更微弱的光信号,提高观测精度;在医疗成像中,冷却CMOS或CCD传感器可以提升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;在材料科学中,冷却相机能够观测到材料的微小变化,提高分析的准确性。
制冷相机推荐:
ATIK Apx26:26MP,背照式 CMOS 传感器,零安培辉光,16bit,Δt可达到-35℃。
FLI Kepler KL6060:sCMOS传感器,37MP,16 bit,大画幅低噪声,最大制冷温度可达到低于环境温度45℃。
QSI QSI 6162:全画幅CCD传感器,16MP,16 bit,Δt可达到-50℃。
010-82895362
网址:https://www.scientificimaging.cn
邮箱:imaging@scientificimaging.cn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—1705